大声背诵这个行为本质是简单的重复记忆,属于机械记忆,这种记忆只能增强短时记忆,很难形成长时记忆。
你是否记得小时候你妈妈叫你到市场买菜,她交代你要买西洋菜,酱油,大米,花生,包心菜,卷心菜,鲨鱼,你在嘴边一次一次地重复,虽然记住了,但是买完菜你就忘记了,甚至还没有买到所有的菜你就忘记了,如果第二天再让你回忆你买的菜,你很难记住。
其实把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有很多种方法,主要的原则就是长时程增强效应(LTP),长时程增强效应是指用高频率,高强度的刺激后,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效应明显增强的现象,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浓度能持续数天、数周甚至数年,变成长时记忆。
而记忆取决于神经元的连接程度,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浓度越多,越持久,神经元就连接得越稳固,记忆能力也就越强,所以,只要外界刺激能让神经元突触的浓度越多,越持久,就能变成长时记忆。
| 答主:PaperPass
记忆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,区别的话直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替代,比如一篇课文你一次性读 10 遍记住了,这就属于短期记忆,因为没过多久就忘了。
短期记忆怎么向长期记忆过渡,是我们每个人都想知道的事情,尤其是明明认真读的书,却很快会忘掉,一时间都不知道意义在哪了。
约定俗成里,要想被长期记忆,就得有「重要性+重复性+印象深刻」的特点,印象深刻就像是你看完一部还不错的电影,往往会对里面的高光场景回味无穷不是吗?
重复性是值得一提的重要一环,这里并非是前面的一次性读 10 遍的行为,而是间隔重复,比如一段时间内读 10 遍。
曾经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做过一个实验:将一堆毫无意义的字母无序串放在实验对象面前,并要求他们记住。
实验表明,在 20 分钟后,实验对象遗忘将近一半的内容;第二天,则是忘却 74% 的内容。
相反,第二天继续复习的实验对象,他们会记住更多内容,通过反复中,可以做到短期渐渐转化为长期记忆。
阅读方式因人而异,有人是必须读出声来,调动嘴和耳部器官一起协调,获得记忆加强;而有的人是默读效果更好,就是不发声静下心背。
记忆可以说是充斥着奥秘,建议了解自己的记忆点,才能进一步了解改善记忆的正确途径。
(1)最基础的记忆方法还是重复
针对枯燥、不成规律,难以理解的内容适用,因为就是没什么窍门,背就完事了。
当你刚刚记住后,就立刻回想一遍。然后就先做其他的,但是在当天做完各种事情以后必须复习,从而达到重复记忆的效果。
(2)集中注意力
保持专注就是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,这对记忆力很有帮助。
这个属于外物的帮助,比如「起居室学习法」和「咀嚼法」,因为属于小技巧而非读书方式,所以这里不再赘述,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了解下。
(3)抓住重心做到有目的地记忆
你在学习的过程中,自行记录笔记,往往比直接从他人那里誊抄笔记印象深刻,原因就在于自己记录的笔记会对重点所在心中有数。
人脑每次记忆的内容有限,所以有选择地对重要部分进行针对性记忆,更事半功倍,例如记忆卡片同理。
(4)调动多种感官激活记忆
正如前面所说,通过调动多种感官一起记忆,往往比单一通道记忆更加深刻。
比如形象记忆法这种调动视觉,化抽象为具象,比如背单词的百词斩就是用的这个方法。
思维导图其实也是,从一堆需要记忆的内容中,抽丝剥茧找到共有的联系,从而在一张图里将所有的知识点都串联起来,同理衣帽法和记忆树法。
前面说的大声读书也有自己的名字,即朗读记忆法,感兴趣的可以去查重提出者法国作家马塞尔·普鲁斯特
记住,记忆从来不是死板的,你可以在记忆的时候,将毫无关联的内容串在一起,大概是只有你想不到,没有做不到。
题图来源:《最好的我们》
编辑:漂亮灯神

评论前必须登录!
登陆 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