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违的极限日环食跨越了整个中国南方;金星大戏一演就是一整年,每个月都有美妙的伴月不说,还曾与昴星团七姐妹共舞;秋季我们迎来了未来15年内最精彩的火星冲日,冬季还有刚刚过去的“周末+无月+大流量”双子座流星雨。虽然还有一场远在南美的日全食因为疫情而无缘得见,但夏季的一匹黑马——新智彗星C/2020 F3 NEOWISE让天文爱好者们过足了一把大彗星的瘾。
地球环绕太阳年复一年的公转,不会因世间的纷扰而放慢脚步。光阴似箭,岁月如梭,转眼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时候,我们已经告别了复杂的2020年。
接下来全新的2021,虽然世间的大部分事情我们都预料不到,但只要抬头看天,精彩的节目单早已为我们写好!

这场象限仪座流星雨虽然赶上了周末,但预报中极大时间并不适合我们观测,而且还发生在农历二十,后半夜有大月亮影响;再加上最近这波超强寒潮——哦,我的伙计们,这就基本上是一场“劝退”的流星雨呀。

2021年的这场友好的流星雨发生在农历七月初六。这意味着,当后半夜迎来流星数量极大值的时候,半个月亮已经落下山啦。
这日子又恰逢“七夕”前后,咱们可以一边欣赏夏季银河里的牛郎织女,一边看一颗颗流星沿着银河方向簌簌落下。
12月14日的双子座流星雨是近年来流量发挥最稳定的流星雨,但2021年的双子座流星雨赶上了农历十一,几乎一整夜都会受到月光影响,又加上它发生在周一周二的工作日,所以可看程度比刚过去的2020年那场差了不少。

不管怎样,既然 大过年的 来都来了,就还是看上一眼吧!

对于中国而言,差不多只有在西北地区、华北北部和东北三省地区日落时可以看到食分不大的日偏食,广大的南方地区就无缘得见啦。
12月4日,年度唯一的日全食上演,舞台却搭在了人迹罕至的南极洲内陆,甚至还避开了相对容易到达的南极半岛…… 所以这场日全食,大概只有请企鹅海豹小磷虾们来帮我们看了。
2021年还有两场月食,分别是5月26日的月全食和11月19日的月偏食——前者正好是一年中最大的满月,而后者则是一年中最小的满月。这两场月食,在中国都可以看见,但也都是沾了点边看不完全的那种。

傍晚日落时,地球的影子投射到大气上,形成了上粉下蓝的“维纳斯带”——这时候,满月正好在维纳斯带和地影的边缘升起,地影延伸出去投射到月面上,相当于部分照亮月球的太阳光被遮住了,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月食。
在同一片天空上,能同时看见大气和月球这两片“银幕”上映出我们地球的影子,也是很美的场景啦。

这次月食依然是整个太平洋和南北美洲地区可见,中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能看到带食月升。届时,我们可以一起比较比较,一年两次带食月升的景观有什么不同。

再过大半年,等到12月3日,月掩火星的天象将再次上演。这天是农历月末,月亮和火星在黎明时位于东方低空,等到掩食发生的时候,可能太阳已经升起来了(越往西北边走,太阳升起得越晚,也就能看到更多的掩星过程)。这天的火星有1.6等,如果条件好的话,甚至可以挑战一下,看能不能白天观测到月掩火星。
当然,不在掩星可见的区域内看不到也没太大关系,在别的地方看它俩的“亲密接触”距离也不会太远的呢。
2021年,月亮除了与火星单独密切接触之外,还会两次在天空中露出红眼睛“笑脸”。


1-4月,金星在日出前的东方低空可见,也就是中国古代称作的“启明星”。4月后,金星由晨星转为昏星,在日落后的西方可见,变成“长庚星”。
接下来的大半年,金星都会在日落后的西方上演它的精彩。以北京附近为例,金星几乎有半年时间在日落时保持20多度的高度角挂在天空中,一直到12月4日达到亮瞎眼的-4.9等。

特别的是,11月8日的金星合月,如果你在中国东北地区,还有机会在白天看到月掩金星。只要天气晴好,用一台小望远镜来观测,你就会发现:其实在蓝天背景下,金星比月亮还要更能凸显出来呢!
以上这些,就是我们推荐的2021年值得一看的天象。这份清单肯定不算完整,还有很多值得看的天象来不及一一细说。不想错过每日天象的朋友,推荐关注公众号EasyNight,让萌萌的EN菌用每天一幅手绘漫画的方式告诉你当日的天象,或者当日的天文大事件。
当然,还有一些天文事件就不可以预料嘛,万一又冒出来一些“黑马”呢?比如,再来一颗世纪大彗星,突然爆发的流星群,太阳上又长出来的黑子,甚至万一爆了一颗超新星呢……
喂,醒醒吧,这些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啦。
不管怎么样,一起来祝福刚刚到来的2021年,许个愿:想看天象的日子都是大晴天!

转载请注明出处:365网摘欢迎来到2021,今年的天象大戏都给你安排好了~~
评论前必须登录!
登陆 注册